本期委員:李天舉
(省政協委員、陜西蘭環環境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小楊,咱們給略陽縣李家坪村捐贈的路燈,廠家發貨什么時候能到,你催一下?!?月26日,記者見到省政協委員、陜西蘭環環境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舉時,他正在辦公室忙碌著。
作為一名從事環保產業的企業家,自公司成立以來,李天舉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牢記肩負的社會責任,積極為扶貧幫困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環保工作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
李天舉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從軍工企業到環保領域,他說,是順應市場發展需求,一次偶然機會,在與蘭州交通大學進行水處理方面的工作合作后,由此與環保產業結了緣。
1997年,李天舉創立蘭環環境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深耕水處理等環保產業。
“干環保工作雖然辛苦,收益也不大,但卻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我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再艱難都要堅持下去,這也許就是軍人的執著與情懷吧!”經歷創業艱辛,李天舉始終以軍人本色作表率,要求企業員工要愛崗敬業、履職擔當。
二十六載創業發展,他帶領團隊一路前行,業務從最初單一的環保設備生產銷售及小規模水處理工程建設,發展到目前以市政污水處理、給水處理以及回用水的技術研發應用及項目建設實施為主,涵蓋了從技術研發,裝備制造,項目EPC、BOT、BT建設模式到第三方托管運營服務的全流程。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省持續加快推進鎮級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但在一些鄉鎮,由于污水排放系統不成熟、排水措施不完善、缺乏運維經費和專業維護能力等因素,導致一些污水處理設施常年停擺。
“只建不用,不如不建?!崩釤炫e說,陜西因區域分布、地理環境的不同,用一個模式不能解決所有污水處理問題。
他建議,要高點布局、科學規劃、政出一門,形成高效協調機制,結合當地實際和群眾生活習慣,實行“一鎮一策”“一鄉一策”“一村一策”,科學處理污水排放問題;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創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采取各級合理分擔運維費用的方式,逐步推進農村開征污水處理費,并建立設施運行評估考核體系。
保工作
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
采訪中,記者看到他辦公桌上擺著一本打開了的《求是》雜志,上面標著圈圈點點,話題就轉到了學習型政協建設上。
“無論是干企業還是當委員,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崩釤炫e說,作為企業管理者,要知道國內外的大事,明晰國家最新政策和社會發展形勢,自覺把企業發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中。
4月24日至26日,李天舉參加了省十三屆政協新任委員培訓班。這次三天的集中培訓學習,讓他對委員履職與政協工作有了新認識、新思考。
“擔任政協委員是黨組織對我的信任和寄予的厚望,我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扎扎實實履行好肩負的職責?!崩釤炫e說,通過培訓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解把握,更加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委員提出的“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十八個字”重要要求。在今后履職中,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能力水平,積極參加政協視察調研活動,聚焦環保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反映行業心聲,為美麗陜西建設多建言獻策。
陜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陜西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提起自己擔任的多個社會職務,李天舉說,這意味著要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只有把企業做實做強做大,才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才能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一名環保人,環保不僅是我的事業,更是我的一份信念與責任?!崩釤炫e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堅守初心、銳意進取,帶領更多的環保企業緊盯關鍵核心技術,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環保企業核心競爭力,當好環保產業“排頭兵”。
——各界導報首席記者 李榮
【本篇報道轉自各界導報】